pagetype

时间: 2024-10-27 09:42:34 |   作者: 安博体育官网

  2023年,传统的纺织服装业经历了什么?用业内人士的话来说:市场足够大,痛点足够痛。

  纺织服装业是常熟的支柱产业之一,规模超千亿元。2023年常熟莫城街道(服装城)线年,常熟地区服装及衣着附件(服装产品)出口68.1亿元,同比增长6.5%。

  增长从何来?痛点如何去?日前,记者来到常熟,探访大大小小几家纺织服装企业。

  在和江苏新凯盛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凌峰的对话中,记者处处感受到这个企业的“逆向思维”。

  “去年我们的销售额确实下滑了近30%,但2022年是因为欧美和日本的客户买了太多,让我们的销售创下历史上最新的记录。而去年,客户大多数都在去库存。”胡凌峰说。

  “面对下滑慌不慌?说实话不是很慌。”胡凌峰话头一转,“因为去年初按照每个客户的订单我们已有预判,有心理上的准备,再说客户还在。所以,去年我们不仅没有做‘减法’,反而一直在努力做‘加法’。”

  怎么做“加法”?今年年底,新凯盛在越南的工厂将建成投产,生产规模将是目前国内工厂产能的三分之一左右。“开了海外工厂后,国内的产能并没有减少,总体上产能是增加的。”被问到会不会有订单不足的危险时,胡凌峰说,“一方面,我们跟三大客户例如优衣库等合作了10年以上,我们的海外布局实际上也是作为他们供应链的一环存在的,是一个深度的绑定。另一方面,布局海外有一定的概率会和新客户建立新的合作。所以,在逆境下我们要有‘逆向思维’,要善做‘加法’。”

  对于能否吸引到新客户,新凯盛很有信心。“东南亚那边,棉类面料的生产规模比较大,但化纤面料这一块还没有成规模,我们恰恰是专门开发生产化纤面料的。”胡凌峰说,现在的化纤和20年前不是一回事,具有速干、抗紫外线、抗菌、凉感、保暖等新型功能。

  做“加法”,意味着要能不断实现用户新需求。“比如传统的羽绒服面料用的是梭织面料,美国哥伦比亚服饰品牌希望我们能开发针织类的羽绒服面料,同时还要求具备防风防水功能。去年,我们开发出了这样的产品,今年已有一笔订单,后面这样的产品被市场认可的话,订单量还会再大一些。”胡凌峰说,“目前我们正在开发锦纶类产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尼龙,一般用在高尔夫、滑雪等运动场景的服饰。现在国内做这类面料的相对较少,我们想开发更高端的市场,估计今年五六月份就能投产。”

  “去年,我们还在想方设法攻克传统化纤的痛点。”胡凌峰拿出一款非常柔软的面料和记者说,“比如这款面料以前是有硬伤的,容易起球。去年,我们做了改进,现在抗起球性很好,所以借此收获了一个800多万元人民币的新订单。”他说,想在纺织服装这个行业继续发展的话,差异化方面的考量是必须要做的。

  林会龙是江苏麦代服饰有限公司的创始人。“我是安徽人,1998年来常熟,在一个红木厂里学木匠。学了两年,一个月能挣1000块。我想,这啥时能回老家盖房子、讨老婆?所以就从厂里跑出来想做生意,当时正好有一个亲戚在招商城做印刷,我就帮着跑业务,赚到了‘第一桶金’。”

  “2003年我开了第一家厂,生产衣服上的商标。”他笑着回忆自己“被逼营业”的经历,“客户说你把吊牌也拿去做吧,我就开了吊牌厂。过了两三年,客户又问包装袋能做吗?我就又先后开了第三、第四家厂。”

  2018年,林会龙开了女装厂,过了三年又开了男装厂。女装厂只做大衣,男装厂只生产羽绒服。“我虽然开了这么多厂,但每个厂只做一个产品。做服装,最怕的是库存,所以我们只选一个品类做。这季卖完,我们就准备下一季,很专心地做一件事。因为对市场把控得比较好,去年我们的销售额是增长的。”林会龙说。

  “我们目前是做贴牌,这是有瓶颈的,未来我肯定要做自己的品牌,这也算是我们的‘加法’。但我不急着走出这一步,等各方面条件都成熟后再做,波司登是我学习的榜样。”他说。

  中小企业的榜样——羽绒服巨头波司登也给出了答案。去年11月27日,波司登发布了2023/24上半财年业绩。财报显示,公司营收和净利润连续6年创同期历史上最新的记录。其中,羽绒服业务为主要收入来源。在2023/24上半财年,“波司登”品牌羽绒服收入稳步提升25.5%至约44.21亿元,创同期历史新高。

  减库存,波司登有奇招。据介绍,截至去年9月30日,波司登集团库存周转天数为160天,较上年同期减少了21天。“公司持续维持较低首次订单比例,持续使用拉式补货、小单快返的调节机制,有效推进全渠道商品一体化运营管理。”该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

  如今消费者对于羽绒服透气、防风防雨等诉求不断增多。为此,波司登推出一衣三穿冲锋衣鹅绒服。以“会呼吸”为关键词,通过科技防护面料的加持,为穿着者带来专业保护与舒适体验;三合一可拆卸设计进一步拓展了使用场景,极大地发挥品牌优势。

  叶林生和叶蕾是父女俩,分别是常熟森蓝纺织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和总经理。“我们公司的规模不算大,年销售额不到一个亿,内外贸都做。所谓船小好掉头,去年我们的营收不但没有下滑,还有所增长。”叶林生说。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乡镇企业当过厂长,说起创业故事,叶林生有一箩筐的话。“国外的大品牌商来国内找合作厂家是有门槛的,比如要求厂房不能小于1万平方米,工人不能少于100人,销售额不能低于几个亿……像我们这样的中小企业,很多硬指标够不上。但我们也有自己的路数,我们盯的是众多小而散的客户。”

  从医科大学毕业后,叶蕾响应了父亲的呼唤,成为这家企业年轻的管理者。“去年,我们线上投入较大、支出最多,增长了200多个新客户,大部分是主动找来。有的客户订单量很小,但我们不嫌弃。”叶蕾说,“因为返单变成老客户的,基本上占30%,累积起来就会有不少的订单量。”

  在80后女儿看来,父亲是前卫的,对她的一些“天马行空”般的想法给予了支持。“我们还启用了AR数字人营销,用机器人群发信息,再去捕捉、匹配客户资源反馈给我们。或许有人说这是在花冤枉钱,但有没有效果只有试了以后才知道。”叶蕾说。

  在依链服装数字化选品中心,记者看到了来自杭州、广州、深圳、湖州、石狮、常熟等货源地的服装。

  “我们是一家服装数字化供应链企业,前年我们来到常熟打造了这个数字化选品中心,旨在发挥大数据的作用,为零售商带来‘选款—看款—交易—履约’一站式服务。”衫数科技常熟大区总经理郭涛说,中国服装产业拥有10万亿元的产能,占全球60%,但国内服装企业收益却很少,行业平均利润率不到10%。这个悬殊巨大的数字说明了一个问题:服装产业市场足够大,痛点足够痛。

  在他看来,最大的痛点在于库存,要解决这一个问题,数字化是唯一的方向。“衫数做全供应链第一步,就是要把零售和供应拉到一起。我们主要为中小企业服务,因为他们没强大的供应链。目前平台上已有2万多家中小企业。”他说,“比如工厂出了新款,我们通过大数据和算法找到符合的零售商,把这些款推给他们,根据他们的销量反馈指导工厂生产。通过这样的平台让库存的周转天数尽可能降到最低,这是我们公司的目标。”

  对于常熟服装城来说,数字化的各种探索正是他们在做的“加法”。服装城管委会有关人员介绍,常熟服装城利用数字化应用技术助推外贸新业态发展,首创的“市采通”平台服务中小微企业出海,2023年平台全年出口货值35.11亿美元,同比增长29.91%,累计服务商家超1.6万家。常熟服装城跨境电子商务B2B交易额全年完成2.9亿元,同比增长51%。

  同时,常熟服装城持续推动直播电商产业品牌化、合规化、集群化发展。目前直播电商增长强劲,线上直播交易额去年全年完成650亿元,头部主播、商家竞相涌现,抖音销售额破亿元直播商户有5家。(宋晓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