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竹代塑”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湖南竹产业迎发展新机遇

时间: 2024-01-31 00:58:47 |   作者: 棉纺梳理板块

  如何推动“双碳”行动落实落地,促进“双碳”产业创新发展?11月18日,首届中国林业与环境促进会双碳创新发展大会在长沙召开,来自国内外数十位大咖,围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碳市场建设、碳汇项目开发等热点议题作主旨报告、主题演讲。参加会议的专家表示,“以竹代塑”能有实际效果的减少碳排放,助力实现双碳目标。作为竹资源大省,湖南将迎发展新机遇。

  林业是双碳创新发展的重要领域。国家林草局发改司原副司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李玉印以林业为主线,对“双碳”“碳汇”等专业相关知识进行讲解。

  “在林业系统中,竹子生长速度快,固碳能力强,或为实现‘双碳’目标的天选之材。”李玉印说。一根竹子,三五年即可成材,而一般速生林要10至15年,且竹子一次造林,能年年择伐,保护得好,甚至永续利用。“作为绿色、低碳、可降解的生物质材料,竹子在应对全球禁塑、限塑、低碳、绿色发展领域,大有可为。”

  “不能再无限的增加塑料,特别是一次性塑料的使用,需要可持续的设计、使用安全无毒、寿命更加长、更可重复使用和易于回收的替代产品。”德国国际合作机构环境与循环经济部主任钱名宇说,欧洲每年可以从原料密集型产业及其供应链减少50%的碳排放,产生净社会价值9000亿欧元。

  有数据显示,竹林的固碳能力远超普通林木,是杉木的1.46倍、热带雨林的1.33倍。我国竹林每年可实现减碳1.97亿吨、固碳1.05亿吨,减碳固碳总量达到3.02亿吨。专家预测,如果全球每年使用6亿吨竹子替代PVC(聚氯乙烯,一种塑料装饰材料)产品,预计将减少40亿吨二氧化碳排放。

  湖南是竹资源大省,全省竹林面积1825万亩,居全国第三。省委、省政府格外的重视竹产业高质量发展,明确将竹产业打造为我省十大特色优势农业千亿产业之一,为发展“以竹代塑”提供了资源基础。

  桃江是我省竹林面积最大的县,拥有楠竹115万亩、高产竹笋两用林11.3万亩,年产竹材4000万根。近年来,桃江推进竹产业链延链补链,一批生产“以竹代塑”产品的企业在桃江集聚。

  箱联天下(桃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剩余的竹材边角料经粉碎和加工,变成一两毫米宽的均匀竹纤维。它们与废旧塑料一起,被倒入大容量原料捏合机,就变成了一块块竹塑托盘。

  “竹纤维韧性强,使得竹塑材料的性能优于纯塑料。”企业负责的人介绍,相比动辄上万元一吨的塑料新料,竹塑托盘把废弃物变成资源,成本有着非常大的优势。此外,竹塑材料采取使用模压工艺,生产的全部过程中不需要水洗、造粒等工艺流程,对环保也有益处。

  竹制品正不断融入市民生活。如,日用品领域,竹制餐具等越来越受消费者青睐;在建筑领域,含竹量达80%的竹塑型材成为新型装饰材料。记者在双牌县竹产业科技园就看到,各种竹制品琳琅满目,除了烟灰缸、茶杯垫、办公用品及摆饰外,大件的纯竹结构建筑、露营房车也受市场追捧,产品远销广东、山东等地。

  值得一提的是,湖南竹产业科研力量也全国领先。全省有8个竹产业研究团队,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吴义强院士竹材料研究团队还是全国唯一的竹材资源高值利用院士团队。

  近年来,我省竹产业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截至2022年竹产业产值540亿元,但依然存在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企业竞争力不强、产品附加值不高、产业集约度较低、品牌影响弱、资产金额的投入不足等问题。为推动竹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我省日前印发《关于加快竹产业高水平发展的意见》。

  《意见》明确,到2028年,全省竹林面积稳定在1825万亩左右,培育规模以上竹产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150家,基本形成链条紧密、三产融合、科技支撑、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竹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体系,实现全省竹产业年产值1000亿元以上。

  《意见》提出,根据我省竹资源分布及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基础,将竹林面积10万亩以上且有较好产业基础的县市区设置为竹产业重点发展区,鼓励重点发展区以外的县市区作为一般发展区,培育竹资源,参与竹产业链分工。此外,推广应用竹产品,在湘江新区建设一个以低碳绿色为主题的竹展示馆。

+